2025-03-04

2024年服務成果報告

  2024年是感恩的一年,因為得到許多朋友的幫助,心路持續站穩步伐,把智能障礙者的權益放在心上,支持智能障礙者回應各形各色的生命議題,開展更豐富的生命可能性,去年共計服務6647名智能障礙者及其家庭。在深化服務的同時,心路也利用多元的途徑創造共融機會,2024年總共辦理315場社會宣導,服務量達16257人次。

  隨著時代的前進,心路亦不斷調整自己的腳步,朝永續的目標努力。值得一提的是,心路的慈泰、慈佑庇護工場在參與國科會淨零沙盒計畫的過程中找到淨零排碳努力的路徑,順利在2024年正式導入5%的綠電,成為臺灣首家綠色庇護工場。此外,為支持智能障礙者及其家庭在社區永續生活,心路除了將專業支持打磨成永續投入,於兒童早期療育與育兒支持、成人自立生活、健康老化、提升就業產值領域持續耕耘,開創共好的可能性。

  打造多元共融、友善和諧的社區,人人都有其角色與貢獻。透過著手從事「永續」,心路期許可以成為讓社福環境更好的 NGO,甚至,是讓臺灣更好的 NGO。

在永續的目標下 心路關注七項指標

 SDGs 1 終結貧窮

  • 針對障礙者生活在社區的需求,提供個別化服務、轉銜服務、連結資源等。
  • 採個案管理方式,讓障礙者在求職過程中獲得連續性、無接縫的服務。

 SDGs 3 良好健康和福祉

  • 提供0-6歲身心障礙兒童特殊教育、復健療育、轉銜等整合性服務。
  • 成人照顧機構提供障礙者穩定且持續的健康管理計畫、輔具評估等服務。

 SDGs 4 優質教育

  • 自組專業團隊為0-6歲幼兒進行發展評估,為家長提供發展與學習的專業建議。
  • 為生活在社區的障礙者以課程式服務型態,建立能支持他們豐富生活之終身學習資源。

 SDGs 5 性別平等

  • 提供障礙者及其照顧者性別議題相關(包括性教育、、性別平等及尊重等)之諮詢及協助服務。

 SDGs 8 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

  • 依障礙者之性向與能力,開發社區就業機會,並以個別輔導模式,協助其進入職場。
  • 透過獎勵機制,肯定就業中障礙者的表現與努力,藉以提昇其對工作的認同感。

 SDGs 10  減少不平等

  • 幫助心智障礙者擁有受教權、就業權、及參與社會的權利。

 SDGs 12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 提供庇護性工作機會,並在庇護工場導入綠電、環保包材等淨零策略。

2024年大事記

  • 本會慈佑與慈泰庇護工場導入綠電生產,並且在印刷、包材、包裝袋各方面落實環保再生,成為全台首家綠色庇護工場。
  • 本會一家工場生產之幸福+蛋捲紅禮盒並榮獲農委會評選為「銀髮友善食品」。
  • 柏翠非營利幼兒園於112學年度績效考評中表現優異,榮獲「優等」,並在113年度防災建置計畫入圍複選。
  • 本會台中職管委外方案榮獲評鑑「優等」。
  • 本會承接國家發展委員會「113年與NGO共同推動淨零公正轉型相關活動」委託辦理案,持續在社福場域捲動淨零轉型的討論。
  • 本會獲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獎勵,辦理「與心智障礙者一起打開在社區中安居的想像」審議活動,實現心智障礙朋友的自我倡議與社會參與。
  • 本會高雄就業服務中心「身心障礙者組合式個別化服務及訓練計畫」榮獲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金展獎創新服務組獎,展現其卓越創新服務成果。
  • 本會高雄支持中心左新驛站5號、7號於113年社區式照顧服務評鑑中榮獲「優等」。
  • 本會高雄工坊博愛站於113年度業務評鑑中成績卓越,榮獲「特優等」。

2024年服務成果統計
總服務人數:6,647人
總服務人次:40,468人次

一. 兒童服務
(一)機構型兒童服務 持續性服務共399人
 
學前日托
提供學前發展遲緩與身障兒童日間特殊教育、復健療育、生活照顧、家庭支持、轉銜、融合等整合性服務。
服務量
151人
(復健與健康支持:40,398人次,社會支持:3,244人次,家庭支持:9,398人次)
 
時段療育
提供發展遲緩與身障兒童時段制認知及復健療育服務,以提升個案發展。
服務量
154人
(3,536人次)
 
課後照顧
提供身障學童之家庭課後照護服務,協助家長解決安親問題。
服務量
29人
 
學前暨國小寒暑假照顧班
提供有身障兒童之家庭寒暑期照護服務,協助家長解決安親問題。
服務量
39人
(100人次, 4梯次)
 
早療團隊評估
由職能、物理、語言治療師、教保老師、社工人員組成專業團隊,為0-6歲幼兒進行發展評估,以提供家長為幼兒後續療育、安置或轉介上的建議。
服務量
26人
(二)外展型早療服務(含偏鄉服務) 持續性服務1,921人、短期性服務5,000人次
117個家庭、313個定點
 
到宅療育
為發展遲緩及身障兒童提供到宅療育或示範服務。
服務量
130人
(4,161人次,117戶)
 
定點療育
至社區定點(如:衛生所、圖書館、社區活動中心、托嬰中心…等)提供發展遲緩及身障兒童時段制療育服務,以提升個案發展。
服務量
23人
(738人次,4定點)
 
早療社區個案管理
建構個案管理服務系統,協助身障兒童及其家庭有計畫地運用社會資源預防及解決問題。
服務量
1,640人
 
早療團隊評估
由職能、物理、語言治療師、教保老師、社工人員或其他專業人員組成專業團隊,為0-6歲幼兒進行發展評估,以提供家長為幼兒後續療育、安置或轉介上的建議。
服務量
128人
 
巡迴輔導
由專業團隊至有收托發展遲緩與身障兒童的幼兒園或托嬰機構提供專業評估、進班指導、個案討論等輔導服務,促進幼兒之融合或發展促進。
服務量
2,825人次
(221定點)
 
幼兒發展篩檢與監測
以活動方式提供0-6歲幼兒發展篩檢/發展監測。
服務量
641人次
(76定點)
 
駐點諮詢
由社工或老師提供診所、衛生所、親子館等地點的駐點諮詢及宣導等服務。
服務量
1,534人次
(12定點)
(三)學前教育 持續性服務共214人、短期性服務20人次
 
非營利幼兒園
針對2歲以上至入國民小學前幼兒提供學前教育,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家長安心就業及保障優質教保服務。
服務量
230人
二. 成人服務
(一) 機構型成人服務 持續性服務共276人
 
日間型生活支持
提供18歲以上智能障礙者日間服務,支持參與多元化活動及生活品質領域的發展學習,以充實其生活並曾靖社區參與之機會。
服務量
153人
 
夜間居住服務
提供夜間型態的居住生活服務,支持執行居家生活事務及多元居住休閒活動,並以參與一般社區生活為核心,促進自我生活管理與責任學習。
服務量
22人
 
全日型生活支持
提供全日型態整合性生活支持服務,依據服務對象個人需求,以促進其福祉、社會參與與獨立性為核心面向提供支持服務,增進並確保其生活品質。
服務量
72人
 
全日型生活重建
以增加社區自立生活能力為目標之身心障礙者,由專業人員提供日常生活技能訓練、技藝陶冶、輔具指導、社會適應等相關作業活動或訓練等,以改善或維持其獨立生活能力,協助支持建構其社區生活。
服務量
29人
 
健康管理與照顧
提供服務對象穩定且持續的復健、體適能計畫、輔具評估,以及健康管理計畫、陪同就醫、托藥等服務,促進服務對象身心健康。
服務量
4,559人次
 
生涯轉銜支持
依服務對象生涯發展需求,提供協助,包括轉銜評估、轉銜資源開發及連結。
服務量
14人/452人次
 
家庭支持
提供服務對象家庭支持服務,持續進行家庭訪視了解需求,並依家庭需求提供資源連結、延時收托、臨時收托及交通支持等服務,減輕家庭的照顧負擔。
服務量
3,251人次
(二) 社區型成人服務 持續性服務1,958人、短期性服務924人次
活動 57場次
 
社區居住
針對有居住服務需求之對象,以在社區中之一般房舍為據點,提供服務對象在居家及社區生活中所需要的支持服務,服務內涵係以增進其在社區中之自立生活能力為核心,重視自我決策與社會參與,透過必要之支持,讓服務對象盡可能過著與一般人一樣的生活。
服務量
46人
 
社區生活支持服務
透過社工運用個案、團體、社區等工作方法,提供各式社區自立生活支持與培力服務,如會館服務、居家生活支持、交通訓練、社區參與、個人想望與自我實現支持、自我倡導、社區安老等服務,成為服務對象與社區間的橋樑,豐富服務對象之社區生活與增進其生活品質。
服務量
1,155人
 
社區式日間服務
以課程式服務型態,提供包括學習性、休閒性、才藝性、技藝性、體能性等多元、生活化課程,建立能支持身障者豐富生活之終身學習資源,協助其養成實用性的知識技能​與自我照顧能力​,提升其生活適應能力及自我肯定。
服務量
166人
 
社團
辦理友誼性、表演性、運動性、服務性等社團,培養身障者休閒興趣,建構友誼支持系統,增進身障者社交技巧,自我肯定和社會適應。
服務量
92人
 
休閒服務
自行辦理或支持參與各項假日或夜間休閒活動,提供身障者正當休閒,調適身心,建構友誼和社會適應。
服務量
924人次 (57場次)
 
性/別議題服務
由專業人員應用專業知能及技巧,透過個別輔導或成長團體等方式提供服務對象及其照顧者性別議題相關(包括性教育、性諮詢、婚姻諮商、生育保健、人際交往、人身安全維護、性別平等及尊重等)之諮詢及協助服務。
服務量
14人
 
成人個案管理
依身障者需求,訂定個別化服務計畫提供個別化服務、轉銜服務、連結資源等。.
服務量
485人
(三) 就業型成人服務 持續性服務1,806人、短期性服務2,648人次
 
社區作業設施
提供作業活動為主,文康休閒活動為輔的日間照顧服務,以增進智障者生活品質及社區參與。
服務量
67人
 
庇護職場就業
經營洗衣、清潔、烘焙及手工藝品等職類,針對產能不足的障礙者提供庇護性工作機會,使其能達到就業、獲取薪資的目標。
服務量
162人
 
庇護就業支持活動
為促進庇護員工於職場穩定就業,定期辦理包含身心調適活動、員工家庭融合活動、員工激勵活動、員工職能教育訓練等支持活動。
服務量
2,565人次
 
社區化就業
依身障者之興趣、性向及能力,開發社區就業機會,並以個別就業輔導模式,至職場提供階段性及密集性的工作技能與態度教導,協助其進入就業職場。
服務量
339人
 
職業重建個案管理
採個案管理方式,整合各種就業服務管道,讓身障者在職業重建過程中獲得連續性、無接縫的服務。
服務量
822人
 
職業輔導評量
透過專業的測驗及實際情境,評估身心障礙者的就業潛能與工作性向,以做為就業安置的參考。
服務量
91人
 
職前準備服務
辦理求職研習、就業趨勢講座、職前調適團體、體能訓練、庇護見習及職場參觀等活動,提供就業準備度不足,無法進入競爭性就業市場或庇護工場之身障者職能強化之機會。
服務量
155人
(938人次)
 
穩定就業適應輔導
協助已在職場穩定就業3個月以上之身障者持續穩定就業,提供如職場探訪、現場輔導、電話關懷、聯繫雇主、個別化就業支持、社交技巧訓練、專題講座、協助參與休閒聯誼活動等服務。
服務量
104人
 
就業促進活動
定期辦理就業青年表揚活動,感謝雇主進用身心障礙員工,透過獎勵機制,肯定就業中身障者的表現與努力,藉以提昇其對工作的認同感。
服務量
83人次
 
職務再設計
透過改善職場工作環境、改善工作設備或機具、提供就業輔具、改善工作條件、以及調整工作方法等方式,協助身障者排除工作障礙,增進工作效能。
服務量
55人
 
庇護轉銜服務
針對庇護性就業者提供退休前準備暨轉銜服務,邀請庇護就業者及家長參與相關講座活動及社區照護資源參訪。
服務量
11人
三.家庭支持服務 
家庭支持服務 持續性服務57人、短期性服務6,162人次
 
家庭支持性活動
針對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者家庭,提供成長團體、研習講座、親子旅遊、生涯轉銜等服務,達到舒壓及家庭間互動互助之效果;或為照顧者連結照顧資源、提供照顧者訓練及調適服務等。
服務量
6,143人次
 
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
針對智能障礙者之照顧者需求,訂定服務計畫提供支持服務、連結資源等。
服務量
46人
 
信託服務諮詢與推廣
針對智能障礙者之家屬,提供信託服務相關資訊,結合相關資源,輔導簽訂信託契約。
服務量
19人次
 
信託監察人服務
依據信託監察人委任契約,監督受託人執行職務,進行定期訪視及提出報告,執行其他約定事項,維護受益人之權益。
服務量
11人
四.綜合服務
(一)專業促進
專業培訓
辦理給外部人員的
1.托育機構教保人員培訓
2.服務研討辦理
3.社福機構工作人員專業培訓
服務量
1,215人次
(29場次)
 
專業出版/發表
1.張曉芸、劉昭萍、吳念庭、王思涵、楊玉玲 ( 。早期療育整合社會福利與醫療服務之經驗-以心路基金會專業團隊合作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85,228-240 。
2.
董鑑德(2024)。從 ICF 就業需求評估思考職業重建服務中職前準備服務之發展方向。社區發展季刊,187,236-243。
3.2024年11月出版智能障礙者自立生活培力活動教案手冊【自我保護】【金錢管理】
4.2024年11月出版給陪伴智能障礙家人的你/妳/您~照顧者準備指引手冊
(二)社會宣導
社會宣導
含社區宣導、校園宣導、就業宣導、企業宣導、接待參訪、網路宣導等各類宣導活動
服務量
16,257人次
(315場次)

1.2024年7月出版而兒童繪本「熊熊工具箱失蹤案」
2.2024年09月24日,辦理「與心智障礙者一起打開在社區中安居的想像」審議式民主活動(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青年好政系列-Let’s Talk」獎勵)
3.2024年9月26日及10月30日,辦理「淨零公正轉型與社福工作相遇」工作坊(國家發展委員會「113年與NGO共同推動淨零公正轉型相關活動」補助)
4.2024年7月-11月,辦理5場共融式社會宣導攤車活動-成群傑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