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話要說 – 淺談就業服務員的進用資格
期數 : 雙月刊170期
文/新北市職業重建中心 董鑑德
目前台灣在協助身障朋友就業時,主要是透過職業重建服務的系統。這些年,隨著專業的發展,職重系統中的專業類別逐漸增多,在心路服務的項目中至少就有6大類的專業人員,而各專業的進用資格持續地被高標準的重視,除了科系要求外,年資也是重要的條件之一。
心路投入身障就業領域多年,我們深知專業發展必然要奠基在紮實的從業人員知能,基本科系的規範自然無可厚非。依現行的規範,勞工關係與人資、物理/職能治療師、特教、社工心理相關科系畢業者是符合就業服務員的資格,實務上則仍是以社工、心理背景為就業服務員的大宗。但是,面對就業市場的翻轉,固守前述科系要求的人才供輸是否符合趨勢是值得我們深思。以就業服務員為例,過往我們認為就服員是助人工作,是「協助」身障者適應工作,但目前我們遇到許多新興甚或科技產業的職缺,如果有資訊科技或是藝術設計相關科系的伙伴投入,是否也更有助身障朋友進入不同的新興領域呢?
除了科系的要求外,依規定新進就業服務員需在第一年期間接受36小時的資格訓練,這對新進人員是必要的,也有助他們更進一步瞭解職業重建服務的樣貎。現實上卻可能遭遇不同的困擾,像辦訓時間如果沒有搭上,伙伴可能要到外縣市去接受訓練才能在一年後仍保有他自己的就業權利,在網路化的今天,主管單位是否應該思考運用線上參訓的方式來降低不必要人力及時間的耗損呢?
近年來,專業資格中的年資卻難在薪酬上有更適切的反應,間接也造成一些資深從業人員的異動,而這又回頭造成需要更多人才培訓的成本,和我們最不樂見的對服務品質的衝擊。像心路這樣有著堅強,平均年資能接近十多年的職重團隊放眼台灣是十分難能可貴的,而我們相信,這也是心路就業服務一直以來深受肯定的原因之一。
最後,還是忍不住要呼籲,主管單位應該要重新審視目前職重領域用人、留才的政策,從根本的思惟改變來重新帶領職重服務迎向下一個階段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