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35專題—行動療育,打造社區共好
期數 : 雙月刊179期
文/早療外展服務中心 劉昭萍、陳亞男、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陳怡伃副教授 整理/黃普媛
心路早療服務發展超過30年,從最早的綜合性時段療育、障礙兒童日間托育等服務發展至今,服務愈發茁壯,服務模式隨著時空背景遷移也有許多調整。為了讓更多孩子與家庭也能及早獲得支持,12年前,心路發展出行動療育模式,由老師、社工與治療師組成專業小隊,主動出擊將服務送至需求偏鄉的案家與社區。
認識社區的獨特性
進入社區服務初期,團隊將重點放在資源開拓、個案發現並提供療育服務;心路每週定期到偏鄉據點,尋求當地衛生所和幼兒園合作,提供早療篩檢和療育服務,但是努力了兩年,發現發掘個案很難。接下來的服務穩定期,有三、四年團隊努力在圖書館或衛生所等公共場所辦活動,加強宣導效果,但是實際來參加活動的人數也很有限。
團隊實際走訪幼兒家長和在地夥伴,發現社區的樣貌與結構各有不同,以貢寮雙溪據點為例,社區的核心問題在於缺乏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當地從事農漁業的生活型態,很早出門、需要午睡、很早準備就寢,家長對於外出使用育兒資源的意願難以提升。偏鄉常見人口老化和發展停滯的情況,「早療」的標籤會影響到鄰里間對家庭的觀感,即使專業人員主動提供服務,也因為不了解或擔憂鄰里眼光,致使接受服務意願較低。
重新定調服務核心:親職支持
有了發現,團隊持續思考破解方法。在過往的社區拜訪,多以尋找社區中合適的親子活動場地為目的,至於家長去哪裡買菜、去哪裡就醫……都沒概念,社區中有什麼好吃好玩、新鮮或傳統的特色也說不上來。
但跳脫原本的任務導向,社區拜訪從認識社區成員、深入社區生活為主,單純以開放誠懇的心和這社區的人事物互動。沒想到,彼此熟悉之後,反而能夠依據心路和夥伴各自的功能角色,談出了很多合作的可能性,例如:在社區關懷據點辦老幼共融活動、結合東南亞文化在活動設計裡。結果,合作過的家長與社區團體基於了解和信任,開始主動的轉介個案、詢問兒童發展或教養上的疑問,而這正是我們原本想要做到的目標。
社區共融讓活力萌發
這幾年心路持續推動社區共融活動,過程中我們看到不同文化、年齡的人因為共融活動而能相互了解,共享在社區生活的美好經驗,這些來參加活動的人回到家中,也多了分享活動裡有趣經驗的話題,我們也看到,孩子在參與社區活動顯得投入,這也表示孩子的能力正持續的在進步,同時,固定來參加的家長漸趨熟識,交流育兒經、分享社區育兒友善資源、共享物資和生活上的資訊,還會額外找時間約著一同出遊,漸漸在社區形成互助網絡,如果有一天心路不在這裡服務,他們在社區裡也有互相照應的朋友。
所以心路想做的,不只針對孩子提供多元療育、對家庭提供支持協助,對於潛在有需求的家庭來說,社區也必須要有改變,對早療孩子有更多的理解、接納,家庭才能有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