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守望者—心路生活教練

期數 : 雙月刊180期

文/公事部 黃普媛、社區支持服務處 周耕妃

  根據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第19條「獨立生活和融入社區」,身心障礙者享有在社區中生活的平等權利以及與其他人同等的選擇。政府應提供有效和適當的措施,支持他們充分融入與參與社區。 

  「生活在社區」是許多障礙者的願景,但如何實踐卻絕非單靠政府之力可促成。 近幾年心路發展社區創新居住方案陪伴智能障礙青年自立,自立的目標百百種,有人需要建立生活地圖,認識自己所在的社區有哪些可近用的資源;有人想要了解當生活中遇到問題時可以向誰求助;也有人想認識周邊的友善店家,願意等待他仔細思考想購買的物品。

  為了擴充服務量能,讓服務可以更接近個人需求、也在社區建立更多的自然支持者, 自2020年開始,心路高雄社區生活支持中心將培訓拓展至長期服務的心路南區志工團成員,開啟「生活教練」服務。

生活教練做些什麼呢?

  目前有10人左右的生活教練群,皆由長期陪伴與支持青年的心路南區志工團資深志工組成培訓。開始前,社工會媒合生活區域較為接近、日常生活作息時間較為一致的生活教練與青年,並說明青年為邁向自立生活而擬定的計畫與任務,接著即安排雙方見面認識,並在訪視與陪伴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步深化關係。每位生活教練會負責執行1~2位青年的自立需求目標,並協助社工記錄執行概況與回報,每個月還需參與一次生活教練督導會議,除了由社工提供服務知能培訓外,也會彼此分享、交流服務經驗和討論服務策略。

  生活教練執行陪伴青年在社區生活的任務前,心路社工及教保員會先和參與計畫的青年們討論其想望與需求,確立目標及擬定可執行的支持策略,先予以試行或練習,確定可行性後再由生活教練接手支持、陪伴青年落實於實際生活情境中,並於執行中持續修正,以創造、累積青年的正向經驗,提升其在社區自立生活之能力與自信。

生活教練出任務

  生活教練群中最年輕的成員佳穎,因為家人擔任心路志工,而自身也期待能夠更進一步支持青年,加入心路志工團至今已超過5年。於2年前在社工的邀請下開始擔任「生活教練」。

  佳穎初次服務內容,是支持獨居的青年小杰確認日常家務是否完成,並藉此逐步建立規律的日常生活作息。小杰的家中貼有一張大表格,寫著星期、時間與各項家務。視覺化的呈現,讓小杰可以更清楚掌握家事頻率,像是每2天要到自助洗衣店洗衣服、每3天要整理家中的垃圾等。而佳穎則每周1次陪著小杰檢視前周的事項是否完成,並安排接下一周的日程。慢慢地,陪伴青年建立自己的生活規律。佳穎說,因為生活教練的任務,讓她得以看見障礙青年的更多面向,這是之前沒想過的。

  在支持的過程中看見個人的多元與獨特,或許生活就是如此,每一件小事都值得慎重以待。

自立生活的大藍圖 

  從生活教練與心路團隊支持青年自立的過程中,我們看見青年更多元、勇敢地嘗試不同的可能性,慢慢確立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或是逐步找到喜好,自覺性與自信也由此而生。日復一日,障礙青年們逐漸明白自己可以掌握的事情與需要擔負的責任,可以在社區中像多數人一樣生活著,並在完成目標後獲得成就感,也更加有自信。

  生活教練與心路團隊想要支持的不只居住、自立而已,更包含支持障礙者好好生活的願景:居住有選擇、生活有自信、社區有支持。生活不是單打獨鬥,盼望每個人都可以擁抱彼此的特別,協力共好於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