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聊療—公園放電大作戰!帶孩子去開箱共融遊戲場
期數 : 雙月刊182期
文/物理治療師 吳勖瑚
防疫逐漸解封,不管是大小朋友都開始走出戶外了,而小孩的童年怎麼可以缺少公園的回憶呢。近幾年,回憶中制式的公園已經改頭換面,新增或調整了許多「共融式遊戲場」,進到每個公園也彷彿尋寶般去開箱不同的遊具玩法,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器材可以怎麼玩吧!
遊具種類 | 建議玩法 | 訓練項目 |
溜滑梯 | 先從低斜度的溜滑梯面嘗試起,再往高斜度、螺旋型滑道的溜滑梯挑戰 |
前庭刺激 |
鞦韆 | 先在能以躺姿下擺盪的鳥巢鞦韆(如右圖)或支撐較好的座椅式鞦韆體驗,再進階到需自行腳踢擺盪的單板狀鞦韆 | |
旋轉/彈跳類 | 先從能在躺或坐姿下進行的搖滾盤、旋轉台、旋轉椅開始,再朝站姿下的彈跳床增加難度 | |
平衡類 | 起步可以先玩可手扶桿子的梅花樁或底面積較大的木樁、平衡木練習,逐步可減少手扶協助的程度,與較小底面積的平衡木或繩索增加困難度 | 平衡能力 |
吊掛/攀爬類 | 剛開始可以先從原地吊單槓維持數秒、攀爬低斜度的攀爬架嘗試,接著增加吊單槓往前移動的能力、攀爬不同向度的攀爬架/攀爬板,甚至也可以試著挑戰垂直地面的爬竿噢 | 協調能力 |
其他遊戲技能,可以利用公園內的地墊玩跳遠或跳格子遊戲(開合跳、單雙腳跳),或是自備球玩丟接球、踢球與拍球。
最重要的是,維持規律的體能活動習慣,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學齡前的兒童每天應該要有3小時以上不同程度的身體活動,其中至少1小時的中度至費力程度活動;學齡的兒童與青少年每天則應該要有1小時以上中度至費力程度的身體活動,且每週至少3次費力程度的活動,才能維持良好的身體健康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