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聊療—情緒來了怎麼辦?正向引導助孩子調整情緒
期數 : 雙月刊183期
文/職能治療師 翁莉文
案例:安安每次一生氣就會躺在地板上翻滾哭鬧,老師擔心她因此撞到物品而受傷,經過一段時間觀察,發現每當安安聽到大人禁止或負向的語氣(不…)時就會爆氣。後來老師們調整環境並以正向行為支持引導安安,安安的爆氣頻率和強度逐漸降低,較不會因為情緒困擾而影響學習了。
Q&A
當孩子做錯事或情緒失控時,你會怎麼做?
□ 先了解其情緒行為的原因,並以正向的方式及態度去引導孩子的情緒行為
□ 直接以處罰、忽略及隔離等方式去制止孩子的情緒行為
為什麼盡量不要直接使用處罰、忽略等策略呢?
當孩子情緒來了,大人直接用負向的方式去禁止,當下可能立即有成效,但未解決其中行為的原由,治標不治本,下次又會發生。
為什麼鼓勵用正向行為支持的方式引導呢?
情緒往往是造成行為問題的主因,不當的行為不僅對孩子本身造成傷害,也可能對他人造成困擾。正向行為支持以「尊重」、「理解」、「用對方法」和「鼓勵」等方式去引導孩子,取代過去常用的懲罰,以達到長期的效果。
怎麼透過正向行為支持的策略引導孩子?
當情緒來的時候,會像一座高山(如圖:情緒週期表)有高低起伏,當孩子出現情緒或行為問題時,很重要的一步是先去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這可能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觀察),並嘗試以多元的方式引導,避免情緒走入高峰期,使孩子的情緒保持在穩定的狀態。
1.預防及引導方式:
- 環境調整:如消除誘因、建立作息時間表、控制外在刺激、適時的行為提示、環境預告…
- 刺激轉換:轉移注意力,避免情緒達到高峰
- 正向語氣及態度:減少使用負面禁止語氣
- 同理、緩和孩子的情緒
- 當情緒已達到最強烈的高峰期,建議主要是以保護孩子及他人的安全為主,以避免受傷,待情緒緩和回復後再提供引導。
- 教導替代性技巧(教導合適的新技巧取代問題行為),並在孩子做到時立即給予鼓勵增強(讚美、喜愛的活動或事物)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