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話要說—早療容易嗎?「早療三慢」之困境與需求
期數 : 雙月刊185期
文/新竹市兒童發展早期療育中心 楊玉玲
早期療育(以下簡稱早療) ,是針對學齡前0-6 歲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兒童,在大腦神經及身體結構發展黃金期,提供促進發展及生活療育訓練的過程,支持孩子能進步能獨立,陪伴家長使其知道如何與孩子一起成長。
然而,所有孩子都能在需要的時候得到早療機會嗎?又,家長都能夠在得知孩子遲緩而驚慌無助之時,被接住或得到資源嗎?
在長年的服務經驗裡我們發現,早療孩子與家庭常面臨「早療三慢」而使得早療暹件事,有著深深的不容易。根據報導,我國疑似發展遲緩兒的通報人數去年突破3萬人, 10年來增加近1倍,而完成聯合評估共1萬8,978人,僅占通報人數6成。因醫療資源嚴重不足,醫院預約門診總是爆滿,孩子等待聯評和治療常超過半年,錯失黃金治療期。等候醫院評估鑑定是否發展遲緩,是第一慢,但這只是開始。
在確認孩子發展遲緩後,療育訓鍊是必要介入之策略。然而,缺工的情況近來也悄悄在早療專業人員領域裡發酵,專業老師召聘不易丶薪資無法跟上通貨膨脹的速度等等,導致早療變得更加艱困。有需求的孩子,但沒有專業的老師,孩子等著上療育課可能要候位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這是第二慢,而黃金時閆卻隨著孩子長大漸漸變少。
再來,對於因為罕見疾病丶身體障礙、大腦損傷...等而致發展遲緩的孩子,在學習生活各項能力,前進的速度總要以「年」為單位。孩子努力練習一整年,學會獨立跨步走;學習了半年,會自己用湯匙飯菜送入嘴巴...,療育過程漫長,並非可以立即見效,是第三慢,但也是最珍貴、極為重要的歷程。
「3歲之前接受早療之功效,是3歲之後的10倍」就是所謂「早療早好」的重要概念。雖然上述的「早療三慢」看似困難重重,但在每個社會大衆丶家長、政府皆能關注早療的重要性下,即能為有需求的孩子與家庭,爭取更多黃金時間,孩子們就能成就自己最大的可能,往更好的生活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