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故事 樂朋家園成家點滴

期數 : 雙月刊151期

文/樂朋家園 林美娟

 

  心路在澎湖承辦的樂朋家園至今兩年多了,第一年,常有民眾看到樂朋整潔大方的外觀,好奇詢問這裡是民宿嗎?

聽了介紹、參觀完後,總紛紛開玩笑說,要申請身障手冊入住。也有民眾認為這裡是安養院,一心想把家中的失智長輩送進來。

  第二年,陸續有民眾、機關團體載著圖書、玩具、二手家電及食品等物資來捐贈,也有更多學校師生、社區民眾來與服務對象互動。

目前,樂朋家園住著12名智能障礙者,他們每天結伴而行,早晨走出各自的家園,開始白天的課程與活動;下午走回家園盥洗、用餐,

準備進入夜間家庭生活。他們與教保員三三兩兩在走廊散步,邊走邊聊,關心、問候彼此,已成為一種家庭習慣。

好天氣~樂朋家園的住民們一起出遊去!

 

資源的缺乏 一起嘗試改變

  每個服務對象都有不同的生命故事,但這些故事常有一個共同背景-在澎湖醫療專業人力及資源相對困乏之下,

加上家庭經濟弱勢或就醫資訊的缺乏,重大傷病須轉至台灣的大型醫院時,若慢了一步,錯失治療機會,從此就要承受更多的痛苦與折磨。

  首批入住家園的雄哥即是如此,他的雙眼因白內障錯失治療而失明。教保員透過手拉手,帶他摸土、澆水、聞花香,一一探索、

感受生活周遭的一切,也在陪伴的過程,發掘及培養他唱歌和打鼓的興趣。

  如何提升雄哥的行動自主能力,一直是家人關注的重點。教保員與家人一起,歷經半年多,完成雄哥身心障礙重新鑑定,

取得合併視障的身分,得以連結視障重建中心的資源,由專業的定向訓練師提供一對一定向訓練。如今,雄哥拿著手杖在家園走廊練走,

相信有一天,就能出現改變。

雄哥用手杖,走在樂朋家園的走廊。

 

老媽媽的擔心 一起分憂解勞

    服務兩年多來,樂朋家園走遍澎湖各地,透過家庭訪視,了解需要、尋覓有需要的家庭。去年到七美家訪時,

一位年逾70歲的老媽媽看到村長領著樂朋夥伴到家中,立即拒絕服務,堅稱自己可以照顧好女兒。

  「我看你們都是很善良的小姐,做這個工作應該都很有愛心和耐心」接著,老媽媽說出內心的疑慮,

她曾在電視上看到教養機構的員工會綁人,不聽話時就打就罵,有時還不給飯吃、不給洗澡。

  老媽媽擔心,女兒送去會不會被打?女兒不會走,連跑的機會都沒有。她也擔心自己會暈船,不能搭船去看女兒,

若是女兒去了機構,自己一個人怎麼活下去……

樂朋夥伴聽完後,邀請老媽媽改搭飛機來參觀;同時打開臉書專頁,向她介紹樂朋像家一樣的環境、人際互動。

看完照片和影片後,老媽媽沒有說話,但眼神和表情變得柔和。

   回程,在搖晃的船上,心路夥伴們想著老媽媽年邁虛弱的身影,還有她那硬撐著一口氣,要照顧孩子終老的堅持……

在澎湖的智能障礙者家庭中,有300多戶為雙老家庭,七美老媽媽不是單一案例……

  未來,樂朋家園將持續主動拜訪,期許有需要的智能障礙者能走出家門,有需要的家庭能有人分擔,將背了大半輩子的重擔,安心放下。

樂朋家園是家,住民期待能長長久久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