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話要說 – 談智能障礙者的生活品質

期數 : 雙月刊150期

文/機構服務處 邱淑絹

    「生活品質」這四個字相信對大多數的人而言並不陌生,每一個人對自己的生活品質好壞也都有各自的解讀與感受,

有人覺得好的生活品質是有健康的身體,有人覺得是物質的享受,也有人認為是心靈的富足;每一個人在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期盼,

也都受到過去生活經驗的影響,生活過得好不好,是每個人主觀的感受。

    但除了主觀的經驗感受之外,生活品質也可以客觀的評價,近幾年行政院主計處都會公告「美好生活指數」的調查報告,

從一些較具體的面向如:居住、所得、健康等等指標,瞭解一般國民的生活品質狀況,並與其他國家做比較,做為施政規畫的參考。

    心路這幾年一直強調關於智能障礙者的生活品質,並且前後花了近三年的時間,發展一份智能障礙者的生活品質評量表。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不用「美好生活指數」去做調查就好呢?雖然這麼做也可以,但因此調查表適用於全世界不同國家的人民,

當要針對一些特殊處境者做調查時,像是智能障礙、脊髓損傷的朋友,或是老年人等,就無法確切瞭解,須有一份適切的評量工具,

才能瞭解他們真實的生活樣貌。

    智能障礙朋友的生活品質需要特別關注,源自於過往社會對他們的誤解與排擠,加上因智力的限制,他們面對權利被剝奪,

難以站出來自我倡議,生活一直深受他人主導。此外,長期以來,政府規劃的社會福利服務多是採用「安置」、「教養」等較消極的觀點,

直到近年隨著全球社會對人本價值以及人權的重視,智能障礙者的處境與權益逐漸受到各界關注,我們也才逐漸發現,

長年在他人的主導下生活,並不是那麼好過。

    我們希望藉由調查智能障礙朋友的生活品質狀況,讓社會大眾對他們有更真實的認識,其實他們也像你我一樣,對人生懷抱夢想,

更希望有機會加以實現。最後要呼籲政府,在智能障礙者的相關政策制定上,能與進行「美好生活指數」調查的本意相同,

真正以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作為規劃考量。

    期盼著,不分你我,大家都能有更美好的生活。